随着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税收政策试点落地,中关村科技企业再添创新活力。记者昨天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市税务局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到9月,全市15家企业享受投入基础研究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额2.59亿元,实际减免企业所得税2765万元。前9个月,超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长超六成,实际减免企业所得税6.46亿元。
让骨科患者无需再为取出钢钉而进行二次手术的植入级可吸收材料、帮助偏瘫和截瘫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外骨骼系统、丢弃后不会造成污染的可降解口罩……在北京纳通科技集团的展厅,一系列创新成果令参观者目不暇接。作为一家以医疗内植入物、智能外科设备、生物基材料等领域为核心业务的科技企业,纳通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上亿元。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为了支持不同科研团队跨学科、跨部门开展前沿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纳通还与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淀区政府共同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围绕骨科损伤修复方案、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中医诊疗及康复器械、骨科术后康复等前沿领域开展资助工作,两年已累计出资数百万元。加大研发力度、支持基础研究的背后,有企业深耕前沿科技的自驱力,也有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对企业“真金白银”的激励。“今年我们出资500万元用于基础研究,自2022年起可以享受按100%加计扣除政策,按实际适用税率15%计算,相当于国家掏出75万元对我们进行补偿,降低了我们支持基础研究的负担。”北京纳通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董骧说。
今年以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利好接连推出:企业投入基础研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个人股权分期纳税政策将企业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期,由1年延长到3年……一系列财税新政的推出,让众多科技型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也激励企业继续投入研发,反哺创新。今年前三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11.06亿元,增长50.94%。
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有乾表示,下一步首都税务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有效落地,为北京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