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休闲绿道打通生态廊道,“大面积平原森林+簇团状农田”的生态景观格局加速形成,今天的永乐店镇已绘就田园交织、景镇交融的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刚出炉的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第一季度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报告显示,通州区永乐店镇人居环境整治创新高拿下第八名,位居全区第一,已昂首挺进全市前十强。
“堵心坑”变身苏式休闲广场
小坑塘连着大民生。走进永乐店镇小务村,近6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周边绿植环绕,飞檐翘角的苏式园林凉亭古色古香,依塘而建的百米长廊曲折蜿蜒,化作小务村一道靓丽风景线。
就在去年,这里还不是如此美景。“有水却是臭水塘,有路却是搓板路。我们这‘水景’住宅,过去住得实在闹心。”村民张先生忍不住说起了往事,那时水塘里蚊蝇滋生,就连夏天开门都得“快进快出”,要不然每次都免不了跟进来几只蚊蝇。
村民的难事就是政府需要解决的实事,去年永乐店镇为小务村争取了400多万元投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落实,不仅环境美了,村内道路也从4米拓宽到6米,可以正常错车双向行驶。“相关工程预计本月底完工,今年入夏,村民会迎来最美季节,荷塘月色赏心悦目,苏式长廊移步换景,粉墙黛瓦让这里旧貌换新颜。”小务村驻村第一书记欧阳宇说,“堵心坑”将变身村民茶余饭后消暑纳凉、文体休闲的不二选择。
“口袋公园”点亮村民的“微幸福”。东临河北廊坊,南邻天津武清,永乐店镇是城市副中心的一扇“南大门”。市民与游客自京津高速德仁务收费站进入永乐店镇,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精巧秀美,呈倒L型的狭长口袋公园。不到3000平方米的“方寸之地”,这里却打造出了集休闲小广场、健身步道、足球场和篮球场等功能多样化的新空间。
“前两年这里还只是处废水坑,甚至成了一些村民倾倒垃圾的所在。”德仁务中街村村支书赵洪涛坦言,边界村的风貌景观曾严重影响着津冀居民进入副中心后的“第一印象”。随着永乐店镇与德仁务中街村做足“绣花功夫”,拿出精细设计,从前脏乱差的废旧水坑转眼变成焕然一新的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村民的生活标配,刷新了这里的“颜值”。
小务村和德仁务中街村的风貌提升,只是永乐店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生动缩影。宜居乡村处处美,幸福生活别样红。遵循“一村一方案”原则,永乐店镇量体裁衣、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38个村的村民都享受到“转角遇到美”“出门见到绿”。
机制创新打开乡村“幸福门”
今天的永乐店镇以党建为引领,全力营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民参与、全民清洁的浓厚氛围。永乐店镇不仅成立了由镇党政正职为组长,以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还协调联动,发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勇于创新更是永乐店镇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关键所在。老槐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创新推出“街长制”后却摇身一变成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乡村市级模范村”。2016年,老槐庄村在全市首创“街长制”,由一名党员或村民代表担任街长,配套制定了街长工作汇报、情况通报、绩效考核等制度。目前,老槐庄村53条街道共推选出53名街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这些街长成为乡村政策的宣传员、村务工作的勤务员、群众意见的信息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许多陈年待解的“老问题”得以化解。
如今,“街长制”作为基层治理的典型经验做法,为副中心在社区化管理、党员责任区管护、网格化管理等问题提供借鉴,助力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村庄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真抓实干乡村振兴“再扬帆”
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这不仅扮靓永乐店镇美丽乡村,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永乐店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以来,永乐店镇38个村分三批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新铺设供水管线251.753千米,污水管线126.161千米,村内街坊路硬化79.17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6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照明设施783座。
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真抓实干换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的高标准改善。永乐店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全镇风貌,制定9个边界村景观风貌提升工作方案,在镇域内主干路打造生态景观,形成“一路一景”的效果。
“惠”风和畅暖人心,真抓实干促发展。2023年永乐店镇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以‘零容忍’的态度,聚焦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老百姓的满足感、幸福感。”永乐店镇副镇长刘冉说。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党建红”正引领“乡村绿”共绘乡村人居美景图。在新征程上,永乐店镇将继续构建“生态优、交通便、产业新、城乡融”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新市镇,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