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条海派弄堂——泰安里,如今修缮一新,以独特的风貌呈现在公众面前。作为西城区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计划中首个中标项目,泰安里“变身”文化艺术中心,于昨天(3日)正式运营。当天,西城区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9处文物找到专属“管家”。
还原民国海派弄堂
走在曾经的香厂新市区,一座老上海石库门风格的建筑屹立街角。“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几个大字悬于墙面上,灰白相间的外立面整洁有序,石库门、老虎窗被深度还原,让人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上海。
虎坊桥至天桥一带曾是民国初年香厂新市区的所在地。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是新市区建成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泰安里建筑形式独特,仿上海里弄式格局,由两排6座带内天井的二层围楼组成,突破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民国时期建筑主动西化的代表。泰安里最初是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后来由于诸多原因,香厂新市区逐步衰落,泰安里也随之衰落变成居民住宅。2009年,西城区政府启动泰安里腾退工作,2018年完成腾退,2019年修缮竣工,并在2021年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如今,焕然一新的泰安里再次亮相。
步入泰安里,沧桑拙朴的木质楼梯、五彩斑驳的玻璃窗户给人独特的美感。咖啡味道醇厚浓香,阅读空间书香四溢,历史与时尚在这里遽然相遇。
记者在现场看到,泰安里弄堂长约70米的小道把6座小楼分为两排,整体格局没变,小道上的绿植和装饰石材让这个半开放式空间充满了生机。到了傍晚,两边店铺门头亮灯,咖啡厅、剧本社、小酒馆,一个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小街就在眼前。虽是开门首日,文艺青年们纷纷慕名到来,拍照、看展览、喝咖啡、逛书店,和跨越百年的“洋气”来一次隔空对话。
活化利用帮文物找“管家”
从新市区泰安里“变身”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不只是“面子”上焕新,“里子”更是完成了飞跃,其点睛之笔恰是文物活化利用。
实施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腾退修缮、保留“文化原味”的基础上,通过运营主体负责日常运营,西城区文旅局进行监督,多个优秀内容合作商合作运营的模式,让泰安里变为与城市发展功能匹配的新型公共服务空间。不仅如此,还通过融合多种业态,吸引不同人群,将这里提升为地标性建筑,激发周边区域生机,让社区和文物一起“活起来”。
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对外开放,为南中轴又增添了一处特色文化空间。与此同时,在这里举行的西城区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仪式上,9处文物找到了自己的专属“管家”。其中,杨椒山祠用于建设“中轴以西、古都新貌”文化艺术社区,绍兴会馆用于建设北京鲁迅博物馆绍兴会馆分馆,宜兴会馆用于建设宜兴会馆文化展示中心,护国观音寺+五道庙用于建设大栅栏文化数字馆+京话馆,钱业同业公会用于建设古玉文化博物馆,梅兰芳祖居用于建设梅兰芳美学艺术展示中心,朱家胡同45号茶室用于建设京派茶楼,云吉班旧址用于建设服饰文化研究与新国风体验中心。
首创文物建筑信用融资
西城区文旅局局长靳真介绍,近年来,西城区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转变,实现了文物保护依靠社会,文物利用服务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除探索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外,西城区还首创文物建筑信用融资,与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合作尝试“文物有信用”,为第一批泰安里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提供低息信用贷款综合授信1000万元,使其成为全国首个文物活化利用信用融资项目。
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和西城区文旅局还约定,将针对西城区各批次文物活化建筑利用计划持续开展深入合作。未来,西城区将继续聚焦破解文物活化利用的难点问题,构建路径清晰、多方参与、运行顺畅的文物活化利用实施机制,让更多的文物真正“活”起来,与城市现代生活融合发展,成为新的文化地标。
365bet官方网址_365betvip5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