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区2020】 国家文创实验区聚集文化企业3.48万家
国家文创实验区已聚集文化企业3.48万家,转型升级59个特色文化产业园。2019年,文创实验区1111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362.2亿元,同比增长7.5%。区域内汇聚了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上市挂牌企业,5家文化类独角兽企业,164家文化类总部企业,建成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北京首支区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等,文创实验区正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2020年朝阳区首批认定10家文化事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推进“城市文化公园”建设。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各项指标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总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企业纳税和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到“十三五”末,园区技工贸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超过600亿元;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76%;税收总额是2015年的1.8倍。地方财政收入是2015年的3.7倍。基地建立“1+N+P”联动招商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数字创意与设计和视听产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招商对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3000余家,现有企业超过5000家,科技、文化类企业占比达70%以上。世界五百强——艾默生、国家互联网基金、中国长城、中国安能、中国电建等央企及区域总部相继落地,被誉为“国内综艺第一股”的中广煜盛在香港成功上市,准备上市企业近10家,园区科技、文创类企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基地积极引导企业从产业到空间进行转型升级,腾笼换鸟,推动闲置厂库房改造再利用,累计改造升级近60万平方米,打造一批视听文化、互联网、创意设计、信创安可等特色园中园和主题楼宇。目前,基地已形成国家、市、区三级各类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3家,成为承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尚8北京设计园转型效果显现
尚8园区建设运营初期定位为设计产业园,着力引进平面设计、包装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珠宝设计等以设计为核心业务的文化公司,并引入北京设计学会等机构,围绕设计产业形成了产业资源集中、业务关联度高的运营发展环境。后受到北京市鼓励引导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影响,尚8在原有设计产业重点之外,着力支持了岩时攀岩、陈露冰上中心、totwoo智能穿戴珠宝等品牌发展,丰富了园区产业业态,增强了文化消费的吸引力。三年多来,累计服务培育文化、科技、体育企业50余家,组织线上、线下企业服务讲座、沙龙等活动数十场,承办体育赛事、公益展览等群众性活动近十场,园区活力逐步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尚8已由建设初期的文化企业办公空间逐步转型发展为集办公、展览、休闲娱乐、赛事举办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751园区推动园区产业升级
从基础设施打造上,依托“互联网+智慧生态”的手段,完善智慧园区基础建设升级;从交易孵化平台搭建上,通过751设计品商店、火车街区项目,打造设计IP孵化及智能科技平台;从科技元素引入上,不断优化园区业态,引入科技类及科技融合类企业,并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园区资源信息的共享,形成园区内部协作、产业互补的文化科技生态系统。2020年举办了751国际设计节、751宇宙工厂、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自主品牌活动;联合举办新物种大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等大型品牌活动。
首创郎园数字化保障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首创郎园利用数据精准运营的模式,积极促进园区数字化转型,保障园区防疫复工两不误。一是开通入园防疫助手小程序。为有效应对大量员工返岗对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挑战,首创郎园充分利用大数据管理系统,引进智慧园区疫情防控产品“入园防疫助手小程序”对返岗人员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及对比对筛查。二是开通小鹅通线上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管理能力。
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积极引导企业调整运营模式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在租金减免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调整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实现经营平稳。潜艺视潜水俱乐部,通过升级水处理设备,增强安全防控措施,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为客户带来潜水、水下摄影摄像、冲浪等全方位体验;鼎泽风科技公司在专注综合性演播室视觉艺术呈现业务的同时,积极开辟直播空间与直播带货业务,获得经济增长;天卓视创科技公司,从事多媒体互动创意设计与制作,通过创媒体的语言,打造情景空间与艺术体验;素人映画(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耕影视、广告特效制作,多项作品获得国际奖项;北京金沙江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专业化移动端图像采集处理及标准化服务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星众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拥有VIZRT维斯虚拟AR系统以及VIZ在线包装系统,并设立了专业的AR演播厅,不断为沉浸式全息环境与电竞产业规模化发展应用奠定基础。
铜牛电影产业园2020年获6大奖项
2020年,铜牛电影产业园荣获首批“北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北京市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基地)”等6个奖项。多举措助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共计为园区企业减免房租近700万元。引进CBD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北京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农商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步入“全媒体”“黑科技”时代
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与“中国联通”“SONY(中国)”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倾力打造“5G+4K/8K”高科技全媒体视频制作基地。该基地综合了“AR”“VR”“AI”“MR”“全息”“云技术”等“黑科技”,可提供基于“5G”技术的4K/8K 融媒体演播室立体解决方案,不仅可制作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HDR)的内容,内容输出也可适配各种4K/8K 超高清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编码、传输系统及终端。此外,还能运用三维虚拟演播室、大屏互动、图文包装等多种电视技术手段为电视栏目提供支持,实现多信源采集、多媒体互动、多景区空间共享、多平台传输分发等功能,轻松实现“交互沉浸式演播室”的灵活应用,在演播环境中,根据不同需求动态调整虚拟演播、虚拟植入、在线包装、动态捕捉、数据通讯等技术扩展,进而满足各类媒体用户的不同制播需求。
嘉诚?半壁店1号文化产业园引进40余家企业入驻
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嘉诚?半壁店1号文化产业园前身为北京环驰车桥厂。园区定位为打造CBD沿线影视艺术产业聚集地,主要为影视、传媒、文化、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办公空间与全面的产业配套服务。目前园区进入运营稳定期,已吸引观星联合(北京)演艺经纪有限公司、厉凯工作室、龙腾精英国际模特经纪(北京)有限公司、纪中文化、贾冰及汪峰工作室、菱致时装、北盛星光影视策划等40多家传媒影视类及文化类企业入驻。园区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转型升级的特色文化产业园。
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年产值达5亿元
2010年,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挂牌成立。经过十年发展,大学科技园成为学校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平台。目前,园区已引进50余家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企业,包含一家上市公司,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文化类企业;2020年园区企业年度总产值达5亿余元,实现单位面积产值2.95万元/㎡;2000平方米的园区内,形成了以“北印科创”“北印文创”为两核,创客空间、孵化器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相互支撑的多品牌创新创业矩阵,构建了小而精的出版传媒产业发展生态圈。
国本文化科技园引进60多家企业
国本文化科技园目前入驻企业约60家左右,以科技、文化、影视、传媒企业为主。引进代表机构和企业有中国冰雪大会组委会、从事全国大众冰雪文化活动的策划及承办的海澜鸿润投资、人工智能星锐国信坎德拉科技、大数据奥维云网公司等。此外,还引进资质及背景优好的大型会展、体育、文化、传媒、抖音短视频策划、制作公司,影视、戏剧 、综艺节目策划、制作公司。目前园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365bet官方网址_365betvip5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永乐文智园积极升级改造
永乐文智园区是北京市老旧厂房转型文化空间试点园区之一。2020年,受疫情影响,永乐文智园建设工程实施进度受到一定影响。园区积极应对突发变化,主动深入到建设工程每一项任务中分析解决问题,保障疫情期间各项预防及应急措施,实时策划研究设计方案,狠抓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顺利完成了B3楼改造、园区文创中心、大门改造、道路绿化、部分文化视觉形象展示及其他楼宇深化设计工作等任务。园区打造以“文化+教育培训”“文化+科技互联网”“文化+服务”为规划核心产业。引进超越志远、百艺工坊、七七美家、御一格商贸、家国情怀、法立信、亿邦动力、健康云科技等文化科技领域优质企业。
“东枫德必WE”园区稳健运行
“东枫德必WE”是2018年首农食品集团与上海德必集团携手打造的集文创科创于一体的智慧型园区。2020年,在疫情不利影响下,园区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出租率,还稳步增加了优质客户。已引进包括纽交所上市企业乐居控股、泰洋川禾、阳光天女、几何科技、瞳盟影视、阳光海天等文创科创领军企业。
中国书画院文化创意园积极推动文创产业发展
中兴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意园区运营的创新型公司。该公司运营的中国书画院文化创意园一期已建成并运营的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入驻企事业单位有: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文旅部老艺术家书画院创作基地、文奥国际拍卖等。二期拟投资建设园区的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已签约拟入驻的企事业单位有:56创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民族艺术文创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创西藏”等。园区将联合共建“钛有才”、“56创”创投平台,对接“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文创西藏”“中国民族艺术文创研究院”,将优秀民族文创项目落户其中,共同开展民族文化领域创新发展等活动。
青龙桥?二河开21号艺术区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二河开21号艺术区以“城市、艺术、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建设“艺术区”。园区三大板块“产业功能区”“公共艺术区”“文体活动区”已基本完成,开发完成美术馆、摄影基地、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基地、众创空间、音乐空间、艺术广场等多个文创项目。2020年,21号艺术区持续投入,完成了能满足话剧、音乐、展览、会务等多功能的标准小剧场、专业化的的户外音乐营地,以及亲子动物农庄、专业化网球场、足球场等设施;策划、引入、组织了包括戏剧、音乐、社区文化、体育、市集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经营。其中,与北京人艺合作,开展了包括先锋话剧、亲子戏剧、大学生公益戏剧扶持等内容,成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联合北京30所高校,打造专属年轻人的大学生音乐展示平台;深入社区,与青龙桥街道共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讲堂;引入多方合作,打造青少年科创实验基地;入选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分会场;近期,更荣登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旅局主办的“2020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成为北京市首批官方认定推荐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九思文创园积极“战疫”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园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园区内中小微企业及商铺减免了2—4月的房租。此外,园区积极帮助入驻企业拓展业务,组织了多场“海尔海创汇”的加速营培训班、“普希金红酒品鉴”及“日本禅与武士”等专题分享活动。园区内企业也积极克服困难,生产运营。园区企业“深圳全景网络北京分公司”借助园区内的路演厅设备进行了“云路演”,全年共举办57场路演活动。园区企业“羽铂国际”研发出构建清肺排毒的免疫屏障“干细胞(MSCs)条件培养上清液雾化吸入剂”。园区“双高新”企业虹信万达顺利通过“国家级高新企业”及“军秘二级”的复审工作。
【科技产业园区2020】
中关村软件园实现园区智慧管理
2020年,中关村软件园企业总数超过700家,从业人员达9万余人。总产值近3300亿元,每平方公里单位面积产值达1127亿元。700多家企业中,上市公司达71家,收入过亿的企业有87家。软件园智慧园区应用模块基于5G+智能管理与服务平台,可实现全景智图、乐享社区、人员管理与车辆管理4大业务模块,项目2020年12月底完成并上线运行。其中全景智图模块基于园区3D建模,将载体、企业、生态景观、智慧设施、园区交通等不同的视图根据需要与实时数据进行叠加,呈现给个人用户娱乐性较强的互动体验。
清华科技园开展“星空计划”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清华科技园发挥自身平台优势,从多个方面为抗疫助力。在“北京文化28条”政策指引下,不仅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还联合中国科协等100余家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星空计划”,借助发起单位的创业网络,将各种创业服务、产品、能力乃至愿景,推荐给全国的小微企业,从创业培训、融资对接、企业服务、助力营销、产业赋能等方面,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尤其是借助清华科技园全球创新网络,推出“组团出海、启迪助力”线上推介活动,推广科技产品,为全球抗疫送去强力支援,帮助小微企业打开海外市场,开展线上产品直播等。活动涵盖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截至2020年年底,举办1700多场线上活动,覆盖超20万创业人群,送出1242万元免费云服务,推出数十款免费企业服务,帮助140多家企业对接80多家投资机构,帮助12家企业“产品出海”。
清华科技园聚集了大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商汤科技、明略大数据、快手、连尚网络、第四范式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5家,亿华通、沃尔德、天宜上佳、天智航、寒武纪等科创板上市的新秀5家,搜狗、中文在线、美图秀秀、学堂在线、清华建筑设计院等优秀文化与科技融合企业8家,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究院、海华信息技术前沿研究院、国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等研究机构10家。
华卫天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入驻企业75家
华卫天和大健康产业基地是由医药研发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医药健康初创企业专业孵化基地。2020年华卫天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强化建设专业性技术增值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华卫天和——EasyLab共享实验室、医药企业通产业链服务平台2项医药健康专业孵化服务平台。2020年年底基地入驻医药健康初创企业75家,100%为生物医药初创型企业;累计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13家、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8项、中关村瞪羚企业4家,聚集知识产权2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1项,获得投融资企业4家;2020年园区总产值达8亿元,入驻企业获得临床批件1项,获得GMP认证1项,企业产品获得CE认证1项。
通明湖信创园搭建起信创“四梁八柱”产业底座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和严峻的经济形势,通明湖信创园“两中心两平台一论坛”取得积极进展,信创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贯通,国产信息技术体系雏形显现,安可工程支撑能力显着提升。快速搭建起了信创“四梁八柱”产业底座,快速形成了集群化落地、平台化支撑、生态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推进“四梁八柱”企业快速聚集,培育信创产业生态体系。截至2020年年底,园区已累计对接重点企业204家,其中71家完成注册,73家企业形成落地方案,园区新增租赁面积15万平米。已落地注册企业包括龙芯中科、华为、海光、飞腾、兆芯等芯片研发类企业;统信软件、奇安信、金山办公、东方通等基础软件类企业;同方、紫光、宝德、浪潮、航天706等整机类企业;神州数码、华宇、东华软件等集成服务类企业。落地项目覆盖核心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整机研发、系统集成等信创上下游全产业链。二是推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构建产业核心支撑能力。包括国家通用软硬件攻关适配中心、国家信创应用成果展示中心、技术验证测试平台、技术服务保障平台、通明湖中国信创论坛等。
中关村壹号引入多家优质企业
中关村壹号以“硬科技”为园区主题,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金融科技三大产业为主导方向。2020年持续引入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商业航天、数字文化四大产业的优质企业,华米、滴滴自动驾驶、声智等优秀人工智能企业和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路孚特先后入驻;还聚集了十余家商业航天前沿企业,基本覆盖卫星通导遥全产业链;同时,腾讯数字文化板块顺利落户壹号。目前,园区已引入相关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种子企业达80余家。包括小马智行、Aibee、云丁科技等人工智能标杆企业;拉卡拉、天地融、百望股份等金融科技知名企业;微纳星空、国科天成、天链测控等商业航天领军企业;以及中科创星等硬科技孵化投资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智能技术与装备展馆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智能技术与装备展馆2017年获批成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该展馆联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涿州)智慧农业绿色标准化技术实验实训基地,开展了为期1个月,主题为“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三农情怀、农电行动的系列科普活动,具体包括:“农业科技工作者到农村下田园”“农业科技工作者田野服务垄上行”“‘两翼齐驱’田间科普展演高峰论坛”“智能技术装备服务到地头”等活动。基地还常态化开展了智能农业科技成果实验实训、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介等活动。参与完成的成果“智能农业专用芯片研制与应用”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三等奖,“智慧农业绿色标准化技术示范与应用”获2020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等。
【产业园区2021】
30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1月9日,大兴区“两区”建设集中签约暨新媒体产业基地专场活动在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成功举办。以SNK、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为代表的10个外资项目;以天域北斗、耀信集团为代表的10个总部项目,以长城紫晶、东土拓明、螳螂慧视为代表的10个科技创新项目,总计30个项目落地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365bet官方网址_365betvip5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中关村壹号将打造硬科技加速平台
2021年,中关村壹号将不断提高产业服务品质,一方面要落地海淀区人才工作事权下沉的各项服务业务,切实惠及入园企业;另一方面,将充分发挥政企沟通的纽带作用,推进空天产业园、自贸区、数字贸易港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中关村壹号拟筹备设立“壹号?全球硬科技创新应用加速平台”。预计2021年,中关村壹号将引入约100家硬科技企业,入驻企业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重点企业情报】 腾讯云业务同比增长超100%
随着北京总部的成立,腾讯公司初步完成在京业务的整合统筹。2020年,腾讯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腾讯全球云业务总部落户北京,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建设自动驾驶实验室,研发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和开放支持平台。投资控股“梧桐车联”,将腾讯的云计算、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技术能力,与车企合作伙伴的研发制造、供应链体系等能力深度整合,在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慧零售、智慧制造等领域进行前沿布局。此外,腾讯积极参与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积极探索打造北京市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着力电竞赛事落地,组织落地了一系列重点新文创项目,有效促进了北京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
美团探索数字文旅发展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各地加快“互联网+旅游”建设。美团发挥科技优势,为多地景区打造了门票预约系统和综合性智慧化解决方案,辅助地方将预约限流的政策要求落到实处。疫情防控期间,美团推出景区智能化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无接触售票、分时人流管控、疫情实时监控、网络分时预约售票、景区智能设备管理平台、电子票健康码等,提升了景区的智慧化水平。除景区外,美团还整合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推动道路、厕所等公共设施数字化建设,为智慧城市和系统性的预约服务提供支撑。美团在“互联网+旅游”的营销模式上也在积极探索,比如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美团联合打造了景区全域会员数字化运营样板“景区会员旗舰店”,运用了全域会员管理系统以及品牌、内容、场景方面的多种自运营工具。为助推旅游业复苏与创新发展,美团还联合多地开展了团购、预售、直播等新营销模式,为旅游产品拓宽售卖渠道。
蓝色光标2020年营收实现超百亿级增长
作为中国最大的营销传播集团,蓝色光标早在2012年就提出数字化战略,并用数年时间逐步完成对传统公关和广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智能营销和大数据营销平台,深度融合策略、创意、内容与技术、产品和数据。2020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力,蓝色光标数字转型结出了丰硕果实,基于游戏、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出海业务、短视频业务以及唤醒业务快速发展,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超100亿元,预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达40%。
眼神科技AI智能防疫系统助力雄安新区防疫
新冠疫情突然暴发,如何精准无误实现身份认证的同时又不影响安全防护,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疫情考验,人工智能企业眼神科技实现技术突破,将自主研发的面部多模态生物识别融合技术和产品用于智能防疫,通过多模态生物识别认证的方式,可无感知、非接触式实现对未戴口罩、高温人员的快速发现、精准识别和及时预警,实现高效便捷的防疫认证。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后,眼神科技为雄安站提供了AI智能防疫系统,助力雄安新区智能防疫。同时,该系统已经用于雄安新区智慧楼宇、智慧园区和高铁站等场所的疫情防控。
唐人坊获创新大奖
唐人坊长期以来秉承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传承下去的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在非遗产业化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又突破了传统束缚,把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打造出全新国粹“机甲唐人”。2020年,“敦煌飞天系列”获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铜奖。此外,唐人坊荣获第八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十大文化创意产品”并位居榜首。2021年唐人坊将结合运河文化,推出“好运娃”系列文创产品。
阳光海天获1亿美元融资
“东枫德必WE”园区企业阳光海天近期完成1亿美元融资,这是继2017年华平投资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后,由国际知名投资机构高盛与Anchor Equity Partners完成的B轮融资。目前阳光海天自主搭建完成了集车场运营(SaaS)ERP、AI智能监控、车主服务、移动管控及停车大数据等为一体的AIPP(All in one parking platform)停车大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车位级运营。2020上海进博会期间,阳光海天赢地泊集中签约了12个城市项目,协议覆盖运营车位近十万,已成为中国城市停车运营领域的引领者。
乐谷国漫(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平谷
动漫原创公司—乐谷国漫(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平谷。该公司引进日本无壁株式会社的先进动漫制作技术,并与漫画家胡蓉在动漫原创、制作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将全力打造具备国际技术的动漫人才制作基地。
中电达通开发出密切接触者轨迹追踪系统—智猫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对传染链密接者的快速精准追踪,是防疫抗疫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春节来临,防疫部门将面临巨大压力。中电达通公司基于“多源异构高维数据融合模型与算法IEM”,形成密切接触者传播网络的快速精确分析及阻断技术,开发出战疫“黑科技”——秒级精准近距离追踪传染链密接者系统V1.0版本(简称智猫)。该系统主要解决各大高校、商场、办公楼宇、园区、景区、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运用科技高效防疫,在疫情防疫防控中,一旦发生感染者,系统能秒级精准排查出曾与感染者在1—10米范围内近距离接触过的疑似感染者。
【问题与建议】 建议北京建设数字时尚产业服务平台
以服装行业为代表的都市时尚产业既是文化创意成果集中度很高的产业,又是科技创新融合度较深的产业,剥离服装产业原有的传统加工制造环节,提升发展创意设计和消费升级的两端平台,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连接和提升包括高端制造在内的全产业链,以科技促进时尚产业发展,以时尚带动消费升级,这与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高度契合。
流行趋势(来源于市场端的消费需求大数据)——面辅料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制版——数字仿真打样——数据包标准化(设计数据标准化流程)——智能制造(全球产能数字化平台)——新型电商(短视频直播、消费大数据沉淀)。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和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建言认为,从上面新型的产业链模型可以看出,未来的时尚产业是一个高度互联网化的快速反应系统。其中数据标准化之前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在北京都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成功案例,智能制造和新型电商服务环节还是短板,目前十分欠缺与之发展需求相符的配套平台服务,建议适时在京建设数字时尚产业服务平台,举全市之力,开全球之先河,培养数字时尚设计复合型人才,助力北京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