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诸多利好政策影响下,发展相对迟缓的换电市场受到关注。近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高调入局使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升温再起。当前,以能源央企、换电运营商、整车厂、电池生产商为代表的各类企业积极开展换电模式探索和业务布局,换电模式有望成为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的重要补充手段。
一、政策利好释放助换电赛道升温 换电模式迎政策风口,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的重要补充,具有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解决续航焦虑、规避充电事故、便于开展梯次回收利用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和倡导的方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同年,国务院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工信部自2021年10月在北京、南京、武汉等11个城市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同年11月换电行业第一个通用性国家行业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正式发布实施。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继续加大新技术研发,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在诸多利好政策影响下,换电模式迎来发展风口,市场规模快速壮大。截止2021年底,国内换电站前十地区共有1298座换电站,较2020年底的550座翻番,北京、广东、浙江分别以255座、178座、118座的数量位列前三席。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将成为换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元年,多家券商预测,2025年换电乘用车销量将超280万辆,换电站保有量将超1万座,换电运营市场空间有望超600亿元。
二、企业加快换电模式探索和业务布局 传统能源企业凭借资源优势较早涉足换电行业,成为该领域最早的推动力量。国家电网早在2009年就牵头推出换电运营模式,但因客观条件不成熟于2013年后进入沉淀期,如今“返场”现身,宣布将加快换电站建设,并积极与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加紧合作,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公共及商用换电站超1000座、低速车换电柜超10万个。中石油、中石化凭借场地配套审批天然优势,以“加油+换电”综合能源补给站方式在换电市场中抢占更大权重,预计2025年前建设5000座充换电站。国家电投全面进入“绿电交通”领域,实现智慧清洁能源和充电及储能设备的智能互动,计划到2025年新增总投资规模1150亿,新增投资持有换电站4000座。
第三方运营商整合资源与技术,打造专业换电补能平台。奥动新能源作为我国最早探索换电技术的企业之一,主攻全自动底盘换电技术,与北汽、一汽、上汽、广汽等14个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建设适合多车型的换电补能平台。截至2021年11月,已覆盖北京、广州、厦门等全国25个城市,投运384座换电站,规划未来5年完成10000座极速换电站建设。市占率仅次于奥动位居第三的伯坦科技主推分箱换电技术,使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已覆盖中东部地区的14个城市,累计提供800多万次能源补给服务。协鑫能科加速布局电池银行,聚焦电池及能源资产数字化管理,计划到2025年完成5000-6000座换电站建设。
整车厂加快换电车型推广量产,同步推进换电业务布局。北汽、蔚来、上汽、一汽、广汽、东风、长安、吉利等相继推出各自品牌系统内换电乘用车型并实现量产交付,北汽新能源在出租车、网约车换电模式上初见成效,于2015年推出首款换电出租车EU260后又于2017年推出更加成熟的车型实现规模化量产,在全国19个城市建成213座换电站,其中北京122座,运营换电车辆超1.8万余台,计划2022年投入100亿元在全国建成3000座光储换电站。主要面向私人消费者换电的蔚来目前在全国建设换电站近800座,以约60%的市占率稳坐头把交椅,2020年8月推出基于车电分离的BaaS电池租用服务方案,与宁德时代联手成立
业内第一个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蔚能电池,通过数据化管理实现电池从设计到车上监控到回收的全周期管理,规划未来三年每年新增约600座换电站。吉利于近期联手力帆成立合资公司全面入局换电产业,推出基于底盘整体换电模式的平台架构,聚焦B、C端产品和服务,加速构建换电生态版图,计划2025年在全国100个城市建成极速换电站5000座以上。
电池公司亲自入场,着力打破电池与车型适配壁垒。近期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高调入局让昔日被“冷落”的换电赛道备受关注,2022年1月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由“巧克力换电块、快换站和App”组成的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适用于从A00级到B级、C级的乘用车以及物流车,将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将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车型。继吉林、贵州两省之后,在福建、江苏等区域加快落地换电业务并向全国推广辐射,有望构建“宁德时代一时代电服一区域分公司”的立体业务网络。此外,国轩高科、江苏时代、瑞浦能源、天劲新能源等电池企业均推出用于换电的电池包,目前进一步加深与主机厂合作,积极布局换电模式。
三、以标准研究为支撑加快产业协作和价值链升级
截至2021年底,全国换电设施总量仅1298座,相比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261.7万座少之又少,换电模式发展缓慢及面临的阻力主要是动力电池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物理尺寸、规格大小、车身要求、连接结构、通信信息接口、系统算法等,市场层面无法彻底打通,同时成本投入较大导致资本回收较慢盈利较难。但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多方企业入场,业内认为换电模式或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工信部建议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标准研究,支持企业进行换电车型研发和生产。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建议,在标准的支撑下,鼓励电网公司、电池企业、换电OEM商、能源运营商等充分探究产业协作,深挖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价值升级。(编辑:韩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