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继续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支持部分区域加快发展,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
7月20日举行的金稳委第六次会议阐明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时隔一个多月后,第七次会议则从“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调整为“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说明未来的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会有所增大。国盛证券分析,转向“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意味着下半年稳增长的必要性增大,即今年“6%-6.5%”GDP增长目标仍是硬要求。申万宏源则表示,相较于7月中央政治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表述,本次会议并未强调经济形势面临的挑战。此时强调逆周期调节说明,政策层面不会放任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行。
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有效结合
在宏观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继续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市场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下半年财政政策还会继续发力,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可以预计,在货币政策多举措发力的同时,财政政策也将踩大提速“油门”,对中小微企业释放更多红利。
会议重点提到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认为,当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两方面含义,既要解决量的问题,又要解决价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同时要创造更加合适的条件和环境、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意愿。二是在改革LPR报价机制基础上,让商业银行更多参考LPR报价,理顺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传导,使最终贷款利率能够反映出市场利率变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长革表示,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一是合理稳定投资需求和预期,特别是合理加大民生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引导和促进消费需求释放;三是全面落实财税支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三、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扎实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要大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查处近来出现的各种欺诈违法案件。
银河证券表示,在当前A股内部与外部均有压力的情况下,证监会研讨细化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案,恰逢其时。短期看,通过改革方案的酝酿,对冲目前市场外部的压力,中长期看,为A股深化改革自主发展提出重要的改革推动力。东兴证券表示,科创板需要成为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科创板来加强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并且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试验田做好了,整个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就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四、支持部分区域加快发展
本次会议首次提出支持愿意干事创业、敢于担当、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并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改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在具体操作方面,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布局范围涵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工业化转型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内容涉及农村和小微等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工作。
五、多种新型资本工具服务实体经济
会议提出,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真正落细落实尽职免责条款,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国民生银行表示,目前众多金融机构都在尝试不同的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如优先股、永续债,通过这些新型资本工具,金融机构可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解决“能贷”问题。有了资本以后,金融机构还需要落实授信尽职免责,以解决“敢贷”问题。此外,还需提高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贷款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解决“愿贷”问题。(编辑:任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