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园区疫情影响监测
        (第七期)服务业上市企业及园区疫情影响监测信息

        2020-05-09 15:53   来源:京信网

          【受影响企业】 ●金融企业

          

          中信银行发行3年期300亿元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国银行发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稳外贸”工作的若干措施》。疫情期间将升级专属服务方案,推出便利化措施,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融资投放。主要包括:优先为投保中信保特定险的成套设备出口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项目,办理专项出口信贷融资;积极帮助进出口企业加强全球供应链管理,畅通企业上游供应和下游销售链条;推出“快易报”小程序,免费提供使用,并提供全程运维支持;推广中银保险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发上线的“关税保证保险”在线投保功能,满足企业疫情防控期间“零接触”灵活办公需求,减少资金占压等。疫情期间,民生银行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流程,以高效便捷的信贷服务赢得企业好评。一方面 ,建立评审快速响应机制。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和地区的融资需求,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受理,限时审批。对于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融资,优化授权方案,提高审批效率。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尽量减少现场贷审会的方式审议项目。除一些疑难项目外,鼓励采用非现场方式讨论及传签方式进行决策审批。民生银行还简化尽调作业要求和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对于疫情严重地区的分行,该行允许在尽调和审批流程方面采取灵活处理方式,可通过远程面谈调查、资料电子化、外部数据验证等方式简化调查审查流程。

          ●科技服务企业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今年将扩大在武汉的招聘规模,提供近2000个工作岗位。字节跳动武汉分公司目前在职员工约3000人,到2020年底,字节跳动在武汉员工将增至5000人。

          ●信息服务企业

          小米集团宣布,全国1800+小米门店正式恢复营业,在3月19日的疫情沟通会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截至3月19日,小米供应链整体复工率超过80%。据36氪报道,小米集团计划发行80亿元的熊猫债,为应对疫情提供资金。

          太极股份日前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和项目交付造成一定影响。

          千方科技研发的千方疫情防控云平台成功接入首航超市,华润万家,家乐福,盒马鲜生,幸福超市,顺天府超市等120多家连锁商超,覆盖北京12个区域,日检测量已增长至20万人次。该平台可实时掌控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风险动态,全面提升疫情主动防控能力。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2000余名员工目前已有1/3恢复现场办公,整体复工率已接近100%。

          ●现代商贸企业

          为帮扶行业发展,提振消费者信心,美团面向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商户启动扶持复工的“春风行动”。日前,推出了“安心餐厅”“安心订”“安心码”等系列服务举措,为消费者和商户搭建“安心”的桥梁。凡在美团平台打标了“安心餐厅”、在线下门店铺设了“安心码”,或上线了“安心订”服务的优质商户,均可加入“安心伙伴联盟”。截至3月23日,“安心伙伴联盟”商户数近70万。全国优质安心餐厅订单量涨幅超61%,安心玩景区对比非认证景区流量增长超284%,安心住酒店商家前后对比非签约商家间夜涨幅超76%,本地生活安心服务商户比非安心服务商家日均订单量超200%。

          为满足抗疫需求,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加快推进“加油卡移动支付平台”实施进程,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市的6000余座加油站上线,成为中国石油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翠微集团董事长匡振兴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翠微7家门店从未停业,员工从未停工。目前7店百货共有900余家供货商,全部正常经营。综合经营商户(餐饮、生活服务类、儿童亲子、培训等)近200家,除去国家规定需要停业的儿童亲子、培训咨询类商户,目前正常营业率为60%。餐饮类商户,主要以提供外卖服务为主。

          ●现代物流企业

          为最大限度帮助慢病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京东快递在疫情期间,通过“宅健康”医患寄递服务,让医生在线开方、药师在线审核,京东小哥代为完成拿药、送药、代收款工作,为广大慢病患者提供更便捷的送药到家服务。

          ●节能环保企业

          面对疫情考验,东方园林生态各大区严格落实属地政府和公司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针对疫情对项目的工期、人员到位、生产材料供应等多重考验,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实施分区分段分级,有序复工的策略,以员工安全为前提,最大力度落实项目安全生产。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成复工审批报备,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公司整体统筹下高效落实复工复产。

          清新环境近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疫情期间,公司运营项目相关人员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坚守岗位。员工采用灵活办公模式,部分投标项目采用远程模式。目前疫情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近期公司绿色债的成功发行将会对财务费用的降低及业务拓展起到积极作用。天壕环境近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正常,继续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改善经营、优化资产,努力开拓市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休闲服务企业

          中国国旅在互动平台表示,因疫情影响,公司境内外免税店的经营均受到一定冲击,但重要机场店一直处于营业状态。近期,公司下属门店也在陆续恢复营业。同时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制定线上业务提升方案,快速推进公司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落地,努力推动公司免税业务转型升级。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服务企业

          疫情期间,京东健康携手北京华信医院开通在线问诊平台,北京华信医院多位主任、副主任医师将以免费在线问诊的形式服务广大患者。京东健康还同步接入了京东健康购药到家、名医直播等服务,帮助用户做好健康防护。

          【受影响园区】 ●中关村科学城

          

          中关村防疫抗疫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成效显着。目前,百度、旷视科技、格灵深瞳、久译科技等企业研发的新型智能测温设备在机场、车站等大人流场所实现落地应用;东华软件、神州数码等企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参与应急医院信息系统及安全建设;云知声、龙芯中科等提供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和基于国产CPU的医疗自助终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京东、美团等研发的机器人、无人车,广泛用于药品、物资的自动配送;中竞集团、华钛高科等企业的消毒消杀产品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中关村各园区复工率超83%。据《北京日报》报道,截止3月18日,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重点监测企业3.4万家,复工率超过83%,其中,海淀园重点监测的45个园区复工率超过91%,密云园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超过96%。中关村示范区130家孵化机构中,已有123家孵化机构复工,占比为94.6%。

        365bet官方网址_365betvip5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中关村生命园企业驰援海外战“疫”。据《北京日报》报道,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全球多地发生,生命园万泰生物、百世诺、卓诚惠生等多家企业的试剂盒等检测产品驰援海外,万泰生物、百世诺等企业的检测产品已获得欧盟CE认证。截至目前,百世诺已经接到了海外近50个国家的数百万元订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亦庄生物医药园“云参观”服务上线。近日,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开通了网上“云参观”服务,让客户企业在线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远程了解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验室及相关技术服务,减少开展参观、洽谈等业务的人员聚集。在“云参观”结束后,选择生物医药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企业可与平台运营的单位沟通,以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合作洽谈,生物医药检测及工艺研发等技术服务还可以委托给生物医药园公共平台技术服务团队,形成“不见面”技术服务的闭环。

          经开区市级重点工程全部开工。在坚定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北京经开区排定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列入全市重点工程复工。截至3月17日,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二期工程、戴姆勒研发中心及停车楼工程、京东总部二期工程、东方雨虹产业基地工程和神州细胞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工程陆续复工,标志着北京经开区5项市级重点工程实现100%复工。

          ●城市副中心

          副中心复工项目344个,占全市近三成。3月份以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复工复产项目越来越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建设工地和企业园区逐渐恢复往日的繁忙。截止到3月23日,副中心范围内工程项目复工数344个,占全市总数1170项的29.4%;各项目在场人员59735人,占全市总数162240人的36.8%。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首钢园入驻企业全部复工。从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悉,首钢园区正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工作,园内完成装修且入驻办公的企业近期均已全部复工,各企业按照政策要求实行错峰错时上班,人员到岗率控制在50%以下。

          ●大兴国际机场

          大兴点对点服务助机场项目复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为尽快帮助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大兴区人力社保局、大兴区住建委和首都机场集团多方协调,利用北京市“点对点”返岗务工机制,帮助施工单位组织人员顺利返岗复工。

          【城市和生活影响】 23日起北京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恢复诊疗。北京市卫健委宣布,3月23日零时起,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恢复日常医疗服务。各二级以上医院继续做好非急诊全面预约工作,扩大预约号源投放总量,上下午号源投放比例达到1比1,实现错峰就诊。

          

          北京市16家市属大医院开通快递送药。据《北京日报》报道,疫情期间,市医管中心曾在部分市属医院试点开展“中药饮片及代煎药”配送到家服务。为疫情防控需要,此次升级为“快递送药到家服务”,不仅中药饮片、代煎药可快递到家,其他中成药和西药都可快递到家。目前,本市已有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16家市属大医院开通“快递送药到家服务”。

          王府井东安市场抖音6小时直播带货。随着疫情好转,线下商场人流缓慢复苏,但仍然难以支撑商家的运营,众多商场开始启动线上直播带货,寻求营收增长的新模式。东安市场一周时间完成抖音小店入驻,并在3月19日开启线上直播带货模式直播时长6小时,联动商城众多品类,54个爆品,总卖货量100+件多品牌商品,观看人数连续两小时都在6000人以上,抖音账号新增粉丝2300+,互动数超过99%的同时段其他主播。

          海淀区规模以上商场、购物中心及超市全部复工。据《新京报》报道,目前,海淀区规模以上商场、购物中心和超市有132家,已全部实现复工。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共有449家,营业的餐饮企业消费者不多,多数依靠外卖业务维持。

          秀水街第三次宣布减租。据《新京报》报道,秀水街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第三次为所有商户减租一个月,减租期至4月30日。

          新发地98%商户复工。据《北京日报》报道,作为北京市最大的“菜篮子”,3月20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量已达2.03万吨,恢复到节前水平。目前,新发地市场98%商户已复工,北京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110个在建地铁项目超八成复工。据《北京日报》报道,目前本市在建地铁线路16条,在建项目110个,已复工89个,复工率80.9%;在建铁路8条,在建项目30个,已复工29个,复工率96.7%。地铁和铁路工程劳务人员正加快返京复工。

          朝阳半数餐饮企业恢复营业。据《北京日报》报道,目前,朝阳区632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已有半数恢复营业,逐步开放堂食,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受疫情影响,北京7家大型场馆已有69个展会项目延期。据《新京报》报道,2—4月,北京7家主要大型场馆受疫情影响的展会项目共计87个。其中,确定延期项目69个,取消项目5个,待定项目13个。

          【专家观点】 对疫情影响的分析。疫情影响重心由国内转向国际,影响周期被拉长。申万宏源研究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特征持续体现,后续经济影响重心由国内影响转化为国际影响,影响周期被拉长,且难以估测。一是影响行业重心由服务业转向制造业。在疫情第一阶段,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受到巨大冲击。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国内服务业、建筑业都能较快恢复。海外疫情扩散冲击部分依赖跨境人流的服务业,但其在我国服务业中占比不高。而我国制造业20%产品依赖出口,且我国出口加工型产品仍然占据出口商品的近四成,境外疫情蔓延,打破了全球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对部分制造业或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是海外疫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日益深化。欧美资本市场出现了大幅度震荡,汇率市场急剧波动,石油价格出现非正常下跌。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是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联动的状态下,一国金融市场很难独善其身。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必然影响到我国汇率市场、资本市场甚至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应对疫情的政策建议。发放消费券要同时采取两个措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为应对疫情冲击,部分城市已开始发放消费券,这对于缓解居民的生活困难,刺激经济增长,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发放消费券存在道德风险和经济风险。政府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第一,应当大规模减少公共开支,将财政预算合理化,把间接消费变成直接消费。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核心就是要加大公共产品生产力度,不断满足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要。政府直接投资固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政府在投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挤出效应。生产性消费企业可能会从中受益,但大多数消费性中小企业却无法从中获益。第二,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预算外资金直接服务于消费者。将政府投资公司和融资平台获得的利润用来发放消费券,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公共财政预算稳定,可有效解决供求矛盾。疫情背景下积极改善国际经贸环境。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研究员廖凡认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疫情下走出困境的内在要求。当前可从五方面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一是以《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施行为契机,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外资促进和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如期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并争取尽快启动第二阶段谈判,尽力实现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进一步退坡,改善国际经贸环境。三是积极推进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工作。四是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五是促进防疫物资出口,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以“疫”为机大力发展非接触式经济。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筹)院长胡涛认为,突发的疫情把潜在的非接触式需求迅速转化为现实需求,在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的时机,我国应当趁势借机大力推进非接触式经济,运用自己制造业的优势,大力发展非接触式服务业,迅速抢占产业制高点。非接触式经济与我国目前已有的生命健康产业、机器人产业、可穿戴设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等未来产业有交叉重合,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非接触式经济,应当与其它相关产业一起协同推进,打造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平台的重要引擎。

          【外省市应对措施】 地方积极促消费

          

          ●浙江

          浙江省政府发布《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力争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主要政策内容如下:

          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加快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数字商贸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一批示范平台和项目。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繁荣居家“宅消费”。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创新“安心送”“社区集采集送”等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无人超市、无人商店、无人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激发健康消费新潜力。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拓宽“健康码”应用范围,加强对不同人群的分级分类精准管理,全面推行预约挂号、在线取号、移动支付、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分时段诊疗、药品配送和远程会诊等服务。大力发展数据和服务相融合的智慧养老,构建“互联网+家庭式”共享养老模式,鼓励发展家政、养老、社区照料服务等家庭服务消费。加快建设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平台,探索制定体育消费补贴政策,面向广大群众发放体育电子消费券,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带动体育消费。

          拓宽智能消费新领域。积极开展消费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扩大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5G+4K”等新技术应用,加快研发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4K视频终端、医疗电子、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带动5G智能终端、AI智能服务新消费。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4K用户覆盖面。

          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深化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推动杭州湖滨步行街二期工程改造,打造展现浙江特色的全国样板街区,争取将宁波老外滩步行街纳入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全面启动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建设工作,鼓励有条件的街区加快数字化改造,建设“浙里来逛街”数字化平台,提供全方位数字生活新服务。支持建设步行街商业联盟。

          大力培育发展夜间经济。以“浙里来消费,美好夜生活”为主题,培育15个以上夜间经济试点城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亮丽美观的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支持建设夜经济数字街区,点亮夜经济地图,创新城市新消费场景,营造全天候消费氛围。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宿、夜健等主题特色,组织开展一批“浙夜好”促消费活动。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建设新型消费商圈、推动消费融合创新、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为重点,推进杭州、宁波等重点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争取纳入国家级试点。

          释放城乡汽车消费潜力。鼓励杭州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制定汽车以旧换新和下乡惠农政策,深挖农村汽车消费潜力。发挥我省汽车保有量大的优势,扩大二手车市场流通,依法放开汽车改装市场,努力挖掘汽车后市场服务潜力。创新汽车消费服务,拓展线上线下购车渠道,鼓励品牌汽车经销商提供网上看车、送车试驾等服务,策划举办一批“浙里行网上购车节”等促销活动。

          扩大老字号新国货消费。加强老字号挖掘保护,培育500家老字号企业。鼓励开展老字号企业进步行街、影院等场所的消费体验活动,支持开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百家影院展示活动。鼓励老字号开设旗舰店、体验店、集成店、快闪店等,培育老字号新零售集聚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品质浙货拓展国内市场,举办百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对接会。

          多渠道扩大进口消费。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承接溢出效应,支持温州市、义鸟市、青田县等地建设进口商品世界超市、购物天堂,打造永不落幕进口博览会。加快发展跨境进口电子商务,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民生消费品零售进口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平台规范发展,鼓励线上率先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优化网络营销生态环境,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进口日用消费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

          推进商务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动漫游戏、短视频、电子竞技、智慧广电、数字娱乐、在线教育、数字文博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快电影市场复苏扩容,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布局谋划小长假、黄金周假期商务旅游文化消费,挖掘我省诗路文化带旅游资源禀赋,推出一批省内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重点旅游景区减免门票,与商贸企业、农家乐开展“小票抵门票、门票当钱花”等系列活动,拉动旅游消费。

          唱响“浙里来消费”金字招牌。指导商圈、步行街、夜经济集聚区在儆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组织商户复工经营,鼓励商户线上先行开展“云购物”“云逛街”“云婚礼”“云品会”等多样化促销活动。创新疫情后促消费活动载体,聚焦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领域和汽车消费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浙里来消费万企联动促万亿消费”工程,形成省级有关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各行各业并举、重点企业支撑、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促进新格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继续办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浙江(国际)餐饮美食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支持各地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

          深化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行动。围绕批发零售业改造十大工程,鼓励实体商业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形成更多流通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推进杭州、宁波等9个城市和102家企业供应链创新和应用试点工作,争创一批国家级示范试点。开展国家农业商业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

          补齐城乡消费网络短板。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供给。加快规划建设“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和城市社区邻里中心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改进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建设。扩大重点商圈放心消费单位覆盖面。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完善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商务执法整合划转。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城乡居民放心消费。

          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和消费者维权信息化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者维权服务体系。加大重点服务领域质量检测力度,严格落实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鼓励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培育发展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

          此外,《意见》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辽宁

          辽宁省商务厅印发《提振信心促进商业消费的指导意见》,帮助商业企业加快恢复正常经营秩序,促进消费增长。

          《指导意见》明确,辽宁省商务厅将联合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银联商务辽宁分公司,推出减免企业手续费、发放消费优惠券、为商户提供线上销售及营销渠道,为困难企业提供信贷等优惠措施。2020年5月31日前,银联商务辽宁分公司将对商户“云闪付”业务交易手续费给予20%的补贴。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针对符合条件的单笔1000元以下的银联卡交易实行手续费4折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商户,单笔交易金额小于100元的银联二维码交易给予0.2%的交易手续费返还。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计划投入消费优惠券不低于3000万元,并争取带动辖内商业银行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通过政府一网通办APP或“云闪付”APP发放消费优惠券。同时,为小微商户提供低利率融资、适当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

          在平台合作方面,鼓励餐饮、住宿等商业企业利用线上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通过线上引流,拉动线下消费。4月1日至6月30日,辽宁省商务厅将联合美团点评集团在全省开展“安心消费”主题活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系列数字化营销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可借鉴南京等地的经验,以联合发放“安心福利包”方式,向消费者发放到店消费、在家消费、民宿酒店、商场商圈等多场景消费优惠卷,激发居民消费。

          《指导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对企业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回收体系建设给予一定支持。从3月27日起至今年年底,辽宁省商务厅联合苏宁易购在全省开展“健康生活家电焕新”活动,推出家电、手机以旧换新政策,最高补贴1500元,还将推出24期分期免息等多项优惠政策。

          想买车的居民也有福利。辽宁将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组织开展汽车促销活动等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引导汽车经销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开展网上销售,推出线上订购、保养预约、年检代办等购车体验,推进汽车线上与线下渠道关联销售。鼓励汽车4S店开展优惠购车活动,倡导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购车保险打折等活动。

          同时,辽宁省商务厅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依托主要商业街区、商圈和重点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促销活动。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超市开展打折让利促销活动﹔鼓励加油站开展油卡充值送油券、送便利店消费券、送洗车券等促销活动﹔鼓励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信用卡、支付宝、微信等方式开展充值额外送礼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重庆

          疫情期间,重庆市商务委在全市印发了《关于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启动了网络消费“渝快送”行动,推出了“世界在你手中”整版公益广告,打造了云生活平台,引导实体商业“急速上线”、创新餐饮膳食“宅配送”、发展线上销售新模式以及推进滞销农产品触网销售。

          目前,本土知名跨境电商宝妈时光、本土重点农产品在线销售平台香满圆、盒马鲜生、美团外卖、千番旅行、曹操出行等来自商超、电商、餐饮、外贸、快递外卖、生活性服务业态的多家企业积极参与,通过邀请市民“网上逛个街”“网上进批货”“网上买狗粮”“网上享生活”“网上采次果”“网上买回菜”“网上点次餐”“网上去旅游”“网上报维修”和“网上去海淘”十项线上惠民促销活动,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惠和高品质的商品、服务。

          接下来,重庆市将进一步推进解放碑、观音桥等智慧商圈建设,推动商圈利用5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科技时尚、服务智能、跨界融合等方面提档升级;开办“线上市场”,推动菜园坝水果市场、双福农贸市场等传统市场转型;建设“线上超市”,推动重百、永辉等加速拓展网上市场;大力发展新零售,推动服务型机器人、无人超市、AR试衣、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商用;全面促进“吃住行”线上发展,开好“网上餐厅”,培育“在线住宿”,发展“线上家政”,推广共享出行,做大做强本地线上生活服务平台,鼓励餐饮、洗染、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单位发展线上业务。

         

        365bet官方网址_365betvip5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