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5名委员进行大会发言,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来自医药卫生界的市政协委员、悦康药业集团原总裁、北京凯博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于圣臣代表致公党北京市委发言建议,加快推进以抗体药物为代表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于圣臣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深入,共识已经形成,即取得最终胜利必须依靠疫苗和特效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事关疫情防控最终胜利,事关全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十四五”时期,北京还将力争把生物医药培育成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全力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还需壮大,创新水平、国际化水平还需提升,空间、人才、临床、服务等资源配置需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于圣臣建议,加强统筹布局,提升研发水平。一是集中力量支持基于新机理、新靶点的全球首创产品开发,减少过度集中在热门靶点上开发的情况。二是加快新药创制及生物制药原材料和工艺设备全链条攻关,特别在产业化关键技术、商业化大生产的核心设备和关键材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开展高端创新药国际科技合作,加强海外尚未上市的生物创新药早期产品和创新技术的引进与合作,积极加入国际协同创新组织,建立资源共享新药开发模式,实现药物全球同步研发。
于圣臣建议,疏通政策堵点,汇聚高端人才。一是进一步加大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抗体药产业人才梯度储备,加大对高端生物医药人才及团队落户指标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重点企业有所倾斜。改革落户程序,解决目前程序中先从国外辞职再来京工作带来的后顾之忧。二是对海外引进人才制定量身裁衣的特殊政策,为他们安家置业、子女教育等给予照顾。
于圣臣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应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相关产业聚集情况以及人才资源禀赋等具体情况,做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细分领域的战略性布局,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项目政策。二是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国有资本及早跟踪并介入原始创新,对初创企业进行筛查和创投,伴随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后再退出,从而增强创新活力,加速产业化进程。三是用好“两区”建设契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提高建筑密度,提高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中医药成果转化平台。盘点现有医药产业生产能力,通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物医药CDMO产业等形式,使现有生产能力满负荷运转,为新增产能提供支撑。
于圣臣建议,发挥市场拉动作用,走好政策“最后一公里”。一是增加北京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申报主体,使以上市许可人方式生产的药品进入北京医疗机构,解决药品在京上市后进入医院和医保难、慢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灵活的商保机制,动态调整健康险支持的药物目录,对本市药企创新产品给予商保政策扶持和鼓励。
365bet官方网址_365betvip5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于圣臣建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药企在京发展。一是紧抓“两区”建设机遇,突破审批政策,对注册在北京自贸区的药企的新药在北京医疗机构“随批随进”。二是充分用好“备份生产”的国家新政,从政策层面给予企业“备份生产”一次性转移、申报环节一定费用支持,吸引已在外省市落地的产业化项目回流北京进行备份生产,从而实现北京产品的回归,吸引更多优秀品种进京产业化,进一步丰富北京生物药行业的商业化品种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