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架桥、立交桥下的“灰色空间”,到被塑料绿网苫盖的待建荒地;从居民楼地下空间,到“藏”在深处的老旧小区管线……这两年,越来越多以往被忽略的角落,成为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工作重点。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城市角落治理现状,发现不少低效空间正变身“金角银边”。
565处桥下空间“打扫”干净
北二环雍和宫附近是游客聚集地,周边小区多,停车难的问题以前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以前每天晚上都在找车位,二环桥下这些地方让人眼馋,与其停着‘僵尸车’,为什么不能让居民停进来?”市民吴先生所住的小区就在二环边,步行到最近的桥下只需10分钟。
想把车停到二环桥下没那么容易。几十年来,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形成了大量桥梁,但桥下空间只有少部分作为环卫、公交等城市运行保障点,大量空间被荒废,或者处于私搭乱建、违规停车等状态,成为典型的城市“灰色空间”。
虽然本市也对桥下空间进行过清理整治,但无序利用的乱象极易死灰复燃,亟须一套“组合拳”。“干净了、漂亮了还不够,得让老百姓利用得上。”市疏整促专项办相关负责人解释,疏解整治是手段,提升是目标,百姓需求是导向,整治与提升联动,巩固治理成效,避免死灰复燃。
去年,雍和宫桥、小街桥相继完成桥下空间整治。大批“僵尸车”被清理,设施补齐美化,“灰色空间”瞬间变靓,也成为服务周边居民、上班族的停车点。
城市角落的系统治理需多方协同发力:整治的同时,交通、规划、城管等部门也相继制定或推行桥下空间使用管理办法、规划设计导则和动态整治,二环、三环、四环路桥下空间全部移交属地管理、更便于整体规划实施。如今,桥下空间整治已经连续3年纳入疏整促专项任务,已有565处“打扫”干净,多处桥下空间改造提升亮相,丰富公共服务功能。
两年“揭网见绿”1.6亿平方米
在驾车去往大兴国际机场的路上,京开路以东、永兴河北路南侧的土地,已看不见苫盖的绿网,过冬的花草即将长出新芽。
大兴机场刚通航那两年,这片2.3万平方米的土地格外刺眼。这里曾是一片村庄,因机场及配套建设而拆除。拆除后几年间土地一直荒废,被大量绿网苫盖。“去年,在地块上种树进行永久绿化,打造绿色连廊。”大兴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揭网见绿”后,这里转而成为通往大兴机场的一道风景线。
不只是这里。很多被绿网覆盖的待建荒地垃圾遍地,易引发火灾。一些荒地苫盖不严,每次遇到大风天气就会卷起沙尘,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为此,“揭网见绿”近两年成为疏整促专项任务之一,全市盖网地块逐步揭开绿网、简易绿化,作为留白增绿的延伸。
数据显示,去年,本市以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两个机场周边为重点,已实施“揭网见绿”7617.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本市两年已经累计“揭网见绿”约1.6亿平方米,面积相当于两万多个标准足球场。
“城市在建设中难免会留下一些边角,有些边角不受重视,影响周边百姓生活。”市疏整促专项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精细化治理,这些边角也能发挥大作用,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
精细化治理城市角落,清理“卫生死角”,并不意味着要高成本造景。以“揭网见绿”为例,这类地块普遍种植的只是花草等低成本植物,“荒地未来还将开发建设,处在腾退和建设的间隔期,如果高成本园林造景,反而是一种浪费。”
让居民生活在点滴中实现提升
困扰百姓多年的违建虽然拆了,但是施工围挡里的建筑垃圾清理、土地腾退再利用都成了新的问题。为此,本市提出“场清地净”标准,去年一体化推进违建拆除、建筑垃圾处置、土地腾退与利用,治理违法建设2874.9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041公顷。
住宅小区地下空间有不少闲置,也是12345热线上市民很关注的问题。去年,本市巩固地下空间整治成果,结合市民诉求清理11处违规住人地下空间,完成80处人防工程功能恢复和再利用,利用腾退地下空间增加5422个停车位。
由于建成年头早,老旧小区的雨水污水管线无法“各行其道”,每逢雨天小区里总会飘出恶臭。去年,老旧小区974处雨污水管线错接混接点位完成治理,居民生活在点滴中实现提升……
治理好“里子”,城市才会更有“面子”。每一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任务中,总会有类似的新任务纳入。这些任务盯上了以往治理的“死角”,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精细化治理的长效机制,让居民更有幸福感。